信阳毛尖毛尖茶百科都匀毛尖

都匀毛尖,黔上布依采茶忙

时间:2014-08-22 14:58

高级茶术师,都匀毛尖北京推广中心主任。自小饮都匀茶长大,年轻时曾在茶厂采茶,目前从事茶艺师培训和都匀毛尖推广活动。

黔南高原南面,都匀峰峦叠嶂,云雾缭绕,茶忙的时候,喜好山歌的布依族女子在山间忙碌,忽高忽低的山歌从山头飘来,细雨后云雾在山间缭绕,成了入画的风景。

正文

黔南布依族自治州首府都匀市,峰峦叠嶂,云雾缭绕,雨量充沛,盛产茶叶,所以布依族人的家中、塘上,茶壶终日热气腾腾。在大部分数民族眼里,茶不是用来喝的,而是吃的,布依族也许是最恰当的例子。布依族人喜吃米花茶,所谓米花,是用糯米蒸熟后散开、晾干、炒制的米粒。泡制米花茶的茶叶都是自采自制,加上米花、茶叶、红糖和盐,偶尔也加入一些其他食物,例如红薯、土豆等,这恰恰说明吃茶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都匀盛产茶叶,寻常人家泡制米花茶的茶叶一般选用当地的粗老土茶,喜浓酽的茶味,但经过城市改良后,选用上等都匀毛尖,米花茶显得更珍贵。若有客人来到家中,主人以米花茶待客,其乐融融。

买不到的姑娘茶

冲泡米花茶,布依族人喜用碗,先置入米花和红糖、盐等调后,将壶中泡好的茶汤冲入杯中,浓香甘甜,质朴简单。不简单的是制作米花茶的茶具,族人一般选用贵州当地的土陶特产:古朴淳厚的牙舟陶,用牙舟陶器储存食物不易腐烂变质,伏天泡茶,几天也不会变味。始于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的牙舟陶,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从打土胚到制模上釉,全部用手工操作,质地纯朴、色调古雅、神韵别致,2008年,“牙舟陶器的烧制技艺”入选“传统手工技艺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布依人制作的茶中,有一种茶叶很有特色,这就是“姑娘茶”。姑娘茶是布依族未出嫁的姑娘精心制作的茶叶,每当清明节前,她们就上茶山去采茶树枝上刚冒出来的嫩尖叶,采回来通过炒青,把一片一片的茶叶叠整成圆锥体,然后晒干,制成一卷一卷圆锥体的形状。布依人家制好的姑娘茶是茶中精品,都不拿出来出售,只赠亲友或情人。

毛尖芳香都匀生

“细细毛尖挂金钩,都匀毛尖传九州”,这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首民谣。毛尖生长的地方,通常都是海拔1000米左右的高山。都匀毛尖茶又叫都匀细毛尖、白毛尖,只因都匀毛尖茶形如金钩、清香淡雅。每当清明时节,茶农背着小竹篓,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长度不超过2厘米的茶青。采回的芽叶经过精心拣剔,摊放1―2小时,表面水分蒸发干后才可炒制。必须经过高温杀青、揉捻、搓团提毫、干燥四道工序精心制作而成。即使是最熟练的采茶工,一天最多也只能采摘2斤茶青,而加工制作一斤毛尖茶约需要4.3斤茶青,约5-6万个芽头。毛尖茶的炒制,也全凭一双技巧熟练的手在锅内炒制,一气呵成。

绿茶讲究的是绿,黄了就不新鲜,不敢说是上品绿茶了。但都匀毛尖最大的特点却是绿中带黄,有人归纳为“干茶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绿是鲜嫩,黄是成熟,要做到新而不生,黄而不老,采摘的时间、杀青的火候,两头差了哪一点都不是都匀毛尖。都匀毛尖,鲜嫩中蕴涵成熟,比一般绿茶多了些回味。成品毛尖茶外形卷曲似螺形,白毫特多,色泽绿润,品质润秀,香气清鲜,滋味醇厚,回味甘甜。形可与太湖碧螺春并提,质能同信阳毛尖媲美。民国二十五年所著《都匀县志稿》:“茶,四乡多产之,产水箐者尤佳。民国四年,巴拿马赛会曾得优奖,输销边粤各县,远近争购,惜产少耳。”1982年,都匀毛尖在全国名茶评比会上,荣获中国十大名茶第二名。

烫死茶树抗苛税

史料记载,都匀毛尖茶在明朝即为贡茶,深得崇祯皇帝的喜爱。到了清朝,由于层层增加上贡茶叶数量,茶农一年采制的茶叶全数上贡都抵不上税额。据说,当时寨主想了一个办法,召集18个寨的族人开会,在夜间每家每户烧一锅水,浇到沿路的茶树下,把茶树烫死。过一段时间后,当地土司和县官只见沿途一路茶山上的茶树枯黄,片叶不留。寨主和茶农都说,茶树是遭了“天火”而亡。皇帝不得不下诏免除上贡茶叶,并拨银款给当地,保护茶树。今天,在当地仍可看到记载当年官府拨银两保护贡茶的石碑。

都匀的茶馆大多讲究,从来不用泡大碗茶的方式对待都匀毛尖。老子所言“专心致柔,能婴儿乎”。鱼钩细芽在水中渐渐舒展,天地之气悄然溢出。此时,山水如门,为你打开。在今年的上海世博会上,都匀毛尖被定为指定茶品。都匀毛尖,一如它的名字,把你推至如鸿毛般轻盈、如针尖般细小的空间,去领略天地间广博与厚重的情怀。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信阳毛尖百科
信阳毛尖辨别
三种方式四个要点 古丈毛尖的正确泡法 和你一起走进古丈毛尖 古丈毛尖,属 绿茶 类,古今名 茶 ,因地得名,产于湖南武陵山区古丈县,境内崇山峻岭,谷幽林深,溪河网布
信阳毛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