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是我国传统绿茶,跻身于全国十大名茶之列。信阳茶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茶产地,之前品茶官儿分享过信阳毛尖茶3个你不知道的秘密一文。但是信阳茶区并不是茶叶的原产地,那么问题来了。
中国茶的原产地在云南、贵州、四川地区。那么,茶叶是如何传入信阳的呢?
古代,茶是可饮用的、能治疗百病的药材,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自然而然地向四方传播。
显示大图
巴蜀茶传人信阳的基本路线和轨迹
云贵川之茶在传播的过程中,东西都受到高山大川的限制,向北传播是它的顺畅途径。茶由云南和巴蜀之地出发,向北首先推进到西北方向的雅安,再向北沿川陕大道推进到陕西南部。茶在陕南的传播遇到了秦岭的阻隔,无法也不可能再向秦岭西北气候严酷的地区推移,于是就沿发源于陕南的汉水而下,来到了河南当时的义阳郡和光州,也就是今天的信阳地区,继而又向东传入了安徽。这就是巴蜀茶传人信阳的基本路线和轨迹。
那么,是什么推动着巴蜀之茶的这种传播呢?
信阳的茶学者认为,随着历史的发展,贡品茶的出现、茶成为商品进人贸易领域以及战国末期频繁的战争是巴蜀茶传人信阳的主要动力。
贡茶是茶传播的先导
巴蜀之茶第一个成为西周王室的贡品可以说是茶传播的先驱和榜样。
公元三千多年前,以陕西为活动中心的周族逐渐强大,周武王姬发联合各地诸侯会盟于盂津,渡过黄河,一举推翻了殷朝最后一个残暴的君王一殷纣王的统治,确立了西周王朝。
在周武王伐纣的这次战争中,巴蜀之师加人了反纣联盟,支持了武王,所以周武王把巴蜀这位宗亲封为子爵,并把巴地分封给他。巴王获此封赐感恩戴德,从此年年向西周王室进献贡品。在众多的贡品中,除五谷六畜、桑蚕蔴纻、鱼盐铜铁、灵龟巨犀、山鸡白雉之外,还有茶。
茶能够成为向朝廷进奉的贡品,充分证明茶经过长期的演化此时已不再是野生之茶,而是一种经过加工的珍贵饮品。同时也证明,这时茶在巴地已经十分盛行,不仅是黎庶百姓的生活必需,也是王室朝廷不可少的用品。
这一时期,茶的重要可以从“葭萌”这个以茶命名的地名得到体现。《华阳国志》载,西周时期,蜀王把一个名叫“葭萌”的弟弟封在汉中,这座城邑也被名之为“葭萌”,蜀人称茶曰葭萌,蜀王以茶名人,又以人名地,可见茶在四川人心目中的地位。这时的周王室不仅把茶作为饮品,也作为“三宿”、“三祭”之用。史书《尚书.顾命》记载: 王(周武王)三宿、三祭、三诧(即茶)”。茶之神圣不言而喻。
公元前770年,周朝迁都洛阳,开始了东周时期。巴蜀的贡品之茶自然被送到了河南洛阳。这时洛阳的周围并无茶树,也不产茶制茶。朝廷把茶带到这里,作为高贵的饮品和祭祀礼仪之用,必然引起民间的羡慕和仿效,引起种茶的强烈愿望。
这时茶会从宫廷王室走向民间,在洛阳周围地区传播,并寻找适宜种植之地。所以,贡茶是茶传播的一种示范和先导,促进了茶之传播。
周末,王室衰微,诸侯并起,巴地是否仍向东周王室进贡茶叶也未可知,朝廷就近种植茶叶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并在信阳找到适宜种植之地是有可能的。
时至今日,在信阳的茶乡,茶农们仍保留着把茶作为祭品的古老习俗。茶农们每逢祭奠先人,就把酒、茶、肉摆在灵位和遗像前供奉。这种习俗与我国茶原产地云南、四川地区的习俗相似,与周王室把茶作为祭品相互呼应。信阳茶由巴蜀产地传人在这里得到了某种印证。
战争使茶的传播拓展
东周和战国末期,秦与六国之间相互攻伐,征战连年,频繁的战争和人口的迁徙把茶带到了各地,带到了许多互不往来交流、从未种过茶的地域,使众多的荒地被拓展成为丰茂的茶园。
仍以巴蜀为例,当时的四川有巴、蜀、苴等小国,巴国以东部的重庆为中心,蜀国则以西部成都为中心,各国之间矛盾很深,战乱不已。
野心勃勃的秦惠王看准了这个可乘之机,于公元前316年,出兵灭了蜀国,接着挥师东进,又一举灭了巴国和苴国。秦在这次战争中扩大了疆土,还把巴蜀包括茶在内的珍奇物产掠回了陕西。
此后,秦继续向东扩张,沿函谷大道进入中原,并多次在河南的广大地区作战,又把巴蜀之茶从陆路带进了河南乃至信阳。
秦在中原征战的同时,也在江南开辟了战场。公元308年,秦派司马错率兵伐楚,夺取了楚滇东郡, 灭了楚国,于是茶顺长江直流而下,传向了东南各地。为了经略岭南,秦疏通运粮小道,开凿秦渠,联通了湘江与漓江,使云南和巴蜀之茶沿水路迅速传遍华南。秦始皇还发动五十万大军镇守五岭,军士与当地土著杂居,使饮茶之俗也渗透到当地住民之中。
我国茶学家庄晚芳在《饮茶漫话》中说:
在春秋战国后期,我国曾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战争,造成人口的大迁徙,特别秦统一中国之后,促进了经济和文化交流。四川、云南的茶树栽培、茶叶加工及饮用方法,开始向当时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陕西、河南等地传播。这是陕西、河南成为我国北方古老茶区的原因。
贸易给茶传播开道
茶叶作为商品进人贸易流通领域,使它的传播有了正常而又畅通的渠道。
据考,茶在战国时期就已成为商品。到了西汉末年,谏议大夫、著名的辞赋作家王褒写的《僮约》证明,茶已成了风靡市场的重要商品。
王褒在《僮约》中说,他买了一个僮仆为自己做一些杂役,他与僮仆签订的“合同”中列举了僮仆所要做的各种杂役的内容,其中两项杂役就与茶有关,一个是“烹茶尽具”,一个是“武阳买茶”。“烹茶尽具”即是说,童仆要经常为主人烹茶,事前将茶具准备齐全,事后将茶具洗涤干净;“武阳买茶”,则是到武阳(今四川彭山县)去买茶,供主人饮用。这说明至少在西汉时的巴蜀地区茶叶已经高度商品化,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时也说明,至少在武阳已经有了相当规模的茶叶市场。
西晋时,张载的《登成都楼》一诗,描写当时的成都“ 芳茶冠六清,滋味播九区”,从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成都是一个规模更大的茶叶贸易集散和茶馆林立饮茶成风之地。茶叶作为商品使它沿着流通渠道走向四方,到处播撒着自己的种子。
在茶叶贸易中,水路运输优于陆路。
发源于陕南的汉水是长江以北最大的一条河流,也是一条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汉水流经陕南,进入湖北,注入长江。河南信阳有许多河流,河道纵横密布,皆注人汉水。
信阳、罗山一带是最靠近汉水的地方,也是自然条件最适宜种茶的区域。作为商品的茶叶顺汉江而下,与沿岸各地进行贸易的同时,也提醒和吸引这时的人们开始种茶,于是大批的茶种茶树也通过汉水来到信阳,在这里扎根繁衍,使信阳逐渐成为我国长江以北重要的茶产区。
其实,信阳毛尖还有很多秘密,我们下次再续......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