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毛尖信阳毛尖百科信阳毛尖历史

名人与茶的典故(1)

时间:2017-02-07 09:58
名人与茶的典故

陆羽为唐代宗煎茶
唐朝代宗皇帝李豫喜欢品,宫中也常常有一些善于品茶的人供职。有一次,竟陵积公和尚被召到了宫中。
积公和尚来到宫中后,皇帝命宫中煎茶能手,拿上等茶叶煎出一碗茶来,赐给积公品尝。积公接茶在手,饮了一口放下碗来,再也不尝第二口了。皇帝问他为何不饮,积公说
“我所饮之茶,都是弟子陆羽为我煎的,饮过他煎的茶后,再饮旁人煎的,就寡淡如水了.”
皇帝听罢,问陆羽现在何处,积公摇摇头说:“他迫游海内名山大川,品察天下茶叶山泉,现在不知到何处去了。,
皇帝听了,派人四处寻访陆羽。在吴兴县菩溪的天抒山上找到了他,把他召进宫去。
皇帝见到陆羽后,见他其貌不扬,说话有点结巴,但学识渊博,出言不凡,非常高兴。当即命他煎茶。陆羽取水极为讲究,煮茶必佳泉。他将煮水分为三个阶段:一沸、二沸、三沸。认为一沸、二沸之水不可取,三沸之水最佳,即是当锅边缘水像珠玉在泉池中跳动时取用。陆羽将自己清明前采摘的茶饼煎好后,献给皇帝。皇帝接茶在手,揭开盖碗,一阵清香扑鼻;他细一看,碗中之茶淡绿清澈,饮来香甜满口,不觉点头称赞好茶,并让陆羽再煎一碗,让宫女给积公和尚送去。
积公端起茶来,喝了一口,连叫好茶,于是一饮而尽。他放下茶碗后,走出书房,连喊“渐儿(陆羽的字)何在?”
皇帝问道:“你怎么知道陆羽来了呢?,积公答道:“我才饮的茶,只有他才能煎得出来,当然是他到宫中来了。
皇帝见他们师徒如此相知,于是命陆羽出来和积公和尚相见。
茶圣陆羽生前身后的那些茶事
这嗜好,南北朝时只有南朝文人爱。《洛阳伽蓝记》里就写,南朝人到北魏首都洛阳住,不吃羊肉喝牛奶,天天吃炖鲫鱼喝清茶。到唐初,因为佛教的推行,和尚们喝茶的习惯才慢慢被其他人学去,但也都是随便瞎喝。而后世许多人都说,在中国喝茶真正算个事,就是在中唐出了陆羽后才开始的。
唐朝之前所谓喝茶,就是熬茶汤喝。熬茶汤就像熬菜汤,把采下来的细小茶叶往锅里一扔,在水中煮熟煮烂,等熬得混混稠稠的,就盛到饭碗
里喝,还要调味,放上葱片姜片橘子皮,怕苦就再加大枣薄荷,囫囵一煮,这是粥茶。
粥茶从西汉就有记载,三国魏晋南北朝都喝,魏晋爱风雅的士大夫稍讲究些,于是有东晋一位叫杜育的老师,为喝茶之事写了篇《荈赋》。荈,就是晚采的秋天茶叶。杜老师说,茶叶种在山珍汇聚的高山中,初秋农闲时候,可以约上好友一起去山里采茶煮茶。煮茶要选岷江上游的清水,茶碗要用越州窖出的陶器,舀茶汤要像古代首领分酒那样,用剖开的葫芦,而熬好的茶汤得是茶末下沉而泡沫上浮的,最好白色的泡沫还亮如积雪。杜老师如此小情小调的一个人,其实却是打仗的能手,在正史里寥寥露过几次脸,都跟战事有关,他最后在洛阳沦陷时战死,死后便很少被提起,直到400年后,陆羽把他写进了《茶经》。
陆羽是唐朝中期时候的竟陵人(今湖北天门市)。他活着的时候,在当皇帝的是唐玄宗的儿子和孙子。
陆羽这人没家没业,也没长期做官,有关其生平最切实的记录,都来自他的自传。自传说,他三岁时做了孤儿,被有名的大和尚捡回去养;九岁学写文章。大和尚要他出家学佛,他却要拜孔子学儒。大和尚不高兴,就不给书读,又专拿扫寺院、洗厕所的活来逼他,又让师兄们修理他。陆羽的日子辛苦又烦闷,死扛到11岁,终于跑出寺院,干脆去戏班做了伶人,专演丑角讨生活。大和尚追来看他这样,于是罢了罢了,再不逼他出家了。陆羽当艺人当到16岁,在沧浪水边演节目时,碰到了当时新来的太守李齐物,李齐物觉得这孩子有点不凡,于是写推荐信,让他去跟隐居在火门山的邹先生学学问。再后来,他就成了一个四处做学问写文章、另加交友游玩的文化人。
他的自传写于29岁,是为向一班新朋友介绍自己。这年,他跑到湖州苕溪隐居,只跟和尚隐士谈天喝酒,或常常一人游走在山野里。陆羽在湖州的朋友都是那会儿蛮有趣的读书人,其中大有名的比如诗僧皎然。皎然也是一位饮茶大家,写了《茶诀》,后失传,陆羽写了《茶经》,被膜拜到现在。
《茶经》全文7000字,利利索索写了一个采茶制茶、茶具与烹煮、喝的办法与历史风俗的全指南。不仅简单明了,还带着陆羽本人特有的挑剔和朴素。比如他说唐代以来,喝茶都是往茶里放上葱姜调味使劲熬,这跟喝沟渠水差不多;又说煮茶的水要选流得不急又不慢的活水,且水煮过三沸就老得不能喝;又说,选煮茶的锅子应选生铁锅,石头和陶瓷的虽好看可不耐用,银质的干净耐用,可这样就太奢侈了;又再说,下茶后第一沸的水,第一碗为隽永,要存着,此外一锅最好就做三碗茶,顶多五碗,再多就损失味道。做茶时数着人做,五个人时做三碗,传着喝;7个人就做五碗;要是六个人呢,也还是三碗,不过是多一个人,少喝的用那碗隽永来补罢。就这样,《茶经》成了此后的茶界宝典。而陆羽本人只过了60多年,就被江南的茶商们奉为茶神。
 
陆羽写《茶经》,将茶分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而此时不管什么茶,喝时总要把茶叶烤干,磨成小米大的碎茶末再煮,煮茶的水要先放盐,此外最多三沸,这叫煎茶法。煎茶的口味没茶粥那样杂而重,也讲究茶的本味和茶面的泡沫,品的是入口虽苦但咽后回甘。然而又后来,苦也不受用了,喝茶者开始追求只有甘香的茶,接着就有了不用煮的点茶法。
宋朝时候的点茶法,是要把茶叶反复榨干汁水与颜色,去掉一切可能的草木气和苦涩味,然后碾磨成要多细有多细的粉末。把这粉末在茶碗里放一些,再用个长颈大茶瓶浇滚水冲开。这做法有点像现在刷藕粉,先倒点水把茶末搅和成匀匀的茶膏,接着用滚水边浇边击拂。击拂其实就是搅和。搅到水和粉末完全合一,绝无水茶分离,且表面泛起一层细密的泡沫,茶就点好了。
宋朝人从上到下都爱点茶,且他们口味超特别。一碗宋朝的好茶,讲究的是颜色乳白,越没茶叶的青绿越好;味道甘香,越没茶叶的清苦越好;水茶交融,越没茶水的透净越好。为了达到这些变态标准,宋朝制茶除了反复榨干茶叶的汁水,直到绿叶变成白色,之后还要把白茶磨成细到有点粘手的茶粉,接着加龙脑麝香之类的香料,最后为了获得变态白效果,有些还加米粉,还加枸杞绿豆。各类香喷喷白乎乎的茶末最后要压制成茶饼茶团,等喝的时候捣成块,再用小石墨、小茶碾重新碾碎,过罗筛,等浇。
宋朝最好的茶是福建建安凤凰山的北苑茶。北苑茶都取嫩茶芯,反复蹂躏到惨兮兮白,然后制成表面有龙凤图样的茶团做贡茶。宋仁宗时,一个小龙团有四两黄金那么贵,还买不到。真好喝吗?反正不知道!《茶经》里也讲磨碎茶做茶饼,但主张制茶时尽可能不损失茶汁好保存茶味。不过宋朝人说了,那茶不好,劲小味淡,一去汁水就成草,我们建安茶是因为太够劲,所以去成白色了才好喝呢。
嗯,不管是有多劲,龙凤茶团从宋朝风光到元朝,汉族文人没官做,喝茶钱也缩水,民间便开始改喝散茶。蒙古贵族虽觉不出龙凤团那白乎乎淡西西的糊糊有啥好喝,但他们不愿意改老规矩,于是勉勉强强当贡茶,喝到被汉人抢回江山。
可等明朝的朱元璋一上台,因为深怕南宋那种安逸奢靡的气息又来麻醉人,劳神费力的上贡团茶干脆被废了,改为散茶。仍愿意做团茶的地方,此后便大多做出口,而朱元璋在宫里带头要求喝散茶。
散茶就是炒青茶,用现在通用的沏泡法。过去点茶时放在炉子上烧水用的长颈水瓶,现在直接在里面放茶叶,再灌上滚开的水,就成了泡茶壶。这以后茶不磨碎,不加盐,不加米粉,不求浓稠,长什么样喝什么样。
宋元时候那一大套磨茶,筛茶,搅和茶的工具家什,后来当古董流去日本,随之点茶法也成了日本人喝茶的基本法。到16世纪,日本战国出了个叫千利休的人,千利休给点茶法加上器物、仪、茶室美学,又讲了一通和敬清寂的道理,从此奠定了日本茶道,成了开宗祖师。
说起茶之道,明朝也有个很爱讲道的茶人。
明朝开国后,第二个皇帝是朱元璋的孙子朱允文。朱允文没经验,上台就搞削藩,惹急了他叔叔燕王朱棣。朱棣遂起兵造反,花三年干掉小皇帝,自己龙袍加身。
朱棣是朱元璋第四个儿子,他有个排行第十七的弟弟叫朱权。朱权这人不爱打仗,也不爱帮腔,哥哥和小皇帝打架时他本想看热闹,谁知被朱棣强逼着帮了忙。传说朱棣本来许诺了朱权大好处,但他坐了江山后又嫌朱权碍眼,于是夺了他兵权,把他从河北到了江西。那会儿朱权25岁,身旁常伴哥哥的密探监视。于是在后来没头的漫长年月里,年轻人必须扮演成无所求、不上进、爱玩闹的闲散人士以活命。大把时间,他开始学道修仙,玩占卜看星座,写杂剧本子,制乐谱,造古琴,此外就琢磨喝茶。
朱权写下一本《茶谱》,开篇就说,从古至今的茶书,只有陆羽和蔡襄的两本能看(蔡襄就是宋朝制龙团的人)。陆羽爱古怪,提倡把茶叶研成末再榨压成饼;而宋仁宗还要给茶饼掺上香料涂上粉彩,起些华丽丽的名字。这番折腾,茶叶自然失去了本来的香味。像万物一样,茶有茶的本性,所以在此我要教大家顺应茶本性的办法啦。

朱权的办法,其实就是简单些。比如茶饼也还要制,但不必磨成粉;点茶煎汤的大法还是一样,但不必步骤太多;陆圣要求喝茶有24件家什,朱权说留必备的就行;宋人爱用富贵的金银茶具,朱权说都换成石头瓷器和竹子吧。他又讲茶不只求好喝,要喝出精气神,要喝出不与世俗同流的清高,最好要在泉水边喝,在松竹下和,跟轻松明月喝,等等等。朱权写文章好看,说道理一套套,以致后来人一提茶道美学,就绕不过他。
不知是否跟会喝茶有关,朱权比明朝的皇帝要长寿。他哥哥朱棣驾崩时朱权46岁,朱棣的儿子明仁宗也46,朱权就上书抱怨自己不该被扔到江西来。新皇帝说了他一顿,后来登基不到10个月就挂掉了。再换儿子明宣宗上。宣宗在位10年,中间派郑和下了七次西洋,还为《聊斋》提供扮演了爱斗促织的皇帝背景,接着也挂。儿子明英宗上台,他上台13年后,在江西生闷气的叔太爷爷朱权才去世,71岁。
《茶谱》写于朱权去世前四年,两千字而已,节奏明快。大概曾经兵权在握的皇子,虽然也曾有卧薪尝胆的打算,但一日日喝茶以降热血,最后真就忘了自己打哪儿来。
制茶祖师杨太白君
解放前,武夷山农每家每年都供奉着杨太白君的牌位。每年清明节过后,开始采茶、制茶,事先都要祭祀他,求他“保佑”茶叶丰收,制茶顺利.有的人说:如果不祭祀他,茶叶就会减产,制出的茶叶质量不好。现在虽然没有这些做法了,但还流传着有关杨太白君的传说。
不知是什么时候,杨太白的家乡遭了一场大水,他孤身一人逃难到了福建祟安武夷山。那时,他找到一个小村庄,帮人做点零活。他20多岁,正当壮年,有的是力气,做事从不偷懒,周围的群众都很喜欢他。
武夷山中终日云雾缭绕,雨水多,日照短,气候温和、湿润,满山遍野都是野生的茶树,谁也不知道它有什么大的用处,自生自灭,谁也不去竹它。听老人说,碰到荒年,没有吃的,茶叶比树皮、草根还要好吃一些呢。不过武夷山的群众有个习惯,认为茶树的叶子可以治病,提神、消化、止痢、解暑,还有一定的疗效,所以到谷雨前后,每家每户都要让妇女、小孩去摘一点回来准备着,万一有个小毛病,就拿来煮水喝。
有一年,杨太白跟着一群妇女、小孩上山去采摘茶叶,他挑了一担竹筐,跑到山上,见山峰青青,流水涂涂,他越看越想看,走了一峰又一峰,边走边采,也不觉得劳累,一直往前走去,只剩下他独自一人。到了下午,当他坐下来休息的时候,才感到肚子很饿,疲惫不堪,精神恍惚,不觉睡去了。杨太白所采的茶叶,经过太阳暴晒,全部晒软了,像空心菜被开水烫过一样。当他一觉醒来,太阳已经落山了.山区天黑得早,他赶忙起来准备回家,后悔不该贪睡。他见竹佼里的茶叶都蔫巴巴的,用手去抖、去抄,因叶子枯连在一起,怎么也抖不开,抄不散了,却闻到一阵阵清香,跟过去看到的茶叶不一样。他随便抓了儿片叶子塞进嘴里嚼起来,越嚼越香,日中生津,精神倍增,也不觉得劳累和眼花了。他好不喜欢,赶忙挑若竹筐下山回家去。

武夷山群峰蒙上层层白雾,鸟儿叫着归巢,村里人家也都点上了松光,太白才挑着茶回到家。武夷山的夜晚,虽是春夏之交,还是寒气袭人。他生火煮饭,灶火很旺,屋里暖烘烘的,等吃过饭,放在一边的茶叶又干了许多,一阵阵的清香溢出门外,全村的人都闻到了,感到奇怪,不知香从何来?第二天早,才知道是太白家里的树叶香,都跑来看,一进屋更感到香气扑鼻。有的人一看,那茶叶,片片卷缩,说杨太白发疯了,说茶叶·被火烤成这个枯焦的样子,药性都掉了,不能治病.按照老规矩,山里人采回来茶,就要捣烂,揉成一团,晾干,装好即成茶药了,像杨太白这模样的茶叶,他们还是头一问看见,难怪要反对他。
可是,把采来的茶叶制成药,按老规矩,不晒、不烤,放久了,有的就会发霉、变质、不能用,有的虽不发霉,但有一股冲鼻的青草味道,吃起来还会苦涩。而杨太白的茶,一年放下来用水冲服,不仅很香,吃来还有甘味,口里生津,也能治病。这消息一传开,来向杨太白讨茶的人就多了,有的要来治病,有的人吃上了瘾,每天吃一点,人就感到舒服,不吃就像少了什么似的。
杨太白不知经过多少年的实践、摸索,发明了晾干、揉青、烘、焙、分级的一整套制茶工艺。杨太白制的茶为人们所称道,一传十,十传百,整个武夷山人都跟着杨太白制茶,制出了许多的名茶,武夷山也出名了。这种制茶工艺,一直流传到现在,所以武夷山的茶农,把杨太白看成是制茶师祖,尊称他为杨太白君,传说他是天上的"茶星"下凡,家家供奉祭祀,表示不忘他的功绩。
乾隆不可一日无茶 
清代乾隆皇帝弘历,在位当政六十年,终年八十八岁,这一寿龄既使在现在也是高寿的了,而在中国古代的帝王中更是名列第一的。 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乾隆与的故事,涉及到种茶、饮茶、取水、茶名、茶诗等等与茶相关的方方面面。
相传,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到杭州,曾四度到过西湖茶区。他在龙井狮子峰胡公庙前饮龙井茶时,赞赏茶叶香清味醇,遂封庙前十八棵茶树为“御茶”,并派专人看管,年年岁岁采制进贡到宫中,当然茶客就是他本人,“御茶”至今遗址尚存。 乾隆十六年,即1752年,他第一次南巡到杭州,在天竺观看了茶叶采制的过程,颇有感受,写了《观采茶作歌》,其中有“地炉微火徐徐添,乾釜柔风旋旋炒。慢炒细焙有次第,辛苦功夫殊不少”的诗句。皇帝能够在观察中体知茶农的辛苦与制茶的不易,也算是难能可贵。 乾隆皇帝不是死在任上的,而是“知老让位”的。传说在他决定让出皇位给十五子时(即后来的道光皇帝),一位老臣不无惋惜地劝谏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呵!”一生好品茶乾隆帝却端起御案上的一杯茶,说:“君不可一日无茶。”这也许是幽默玩笑之语,也许是“我应该退休闲饮”之意,或者是兼而有之。乾隆在茶事中,以帝王之尊,穷奢极欲,倍求精工,什么排场都可以做得到。他首倡在重华宫举行的茶宴,豪华隆重,极为讲究。
据徐珂《清稗类钞》记载:“乾隆中,元旦后三日,钦点王公大臣之能诗者,宴会于重华宫,演剧赐茶,命仿柏梁体联句,以记其盛,复当席御诗二章,命诸臣和之,岁以为常。”他还规定,凡举行宴会,必须茶在酒前,这对于极为重视先后顺序的国人来说其意义是很大的。
乾隆六十年(1796年,他是在这一年让位的)举行的千叟宴,设宴八百桌,被誉为“万古未有之盛法”。与宴者三千零五十六人,赋诗三千余首,参宴者肯定都是当时的非一般人,却似乎没有留下什么名章佳句。 对品茶鉴水,乾隆独有所好。他品尝洞庭中产的“君山银针”后赞誉不绝,令当地每年进贡十八斤。他还赐名福建安溪为“铁观音”,从此安溪茶声名大振,至今不衰。 乾隆晚年退位后仍嗜茶如命,在北海镜清斋内专设“焙茶坞”,悠闲品尝。他在世八十八年,为中国历代皇帝中之寿魁,其长寿当与之不无关系。当然他身为皇帝,使用的延年益寿之术肯定很多,喝茶是他养生之一法。中国古代的许多防老术效果并不好,一些“丹药”之类更是弊多益少,唯有饮茶可能是唯一能够长年不厌、裨益多多的嗜好。
 云南人的“茶祖”孔明
在云南农心中,茶是圣物。每年在采春茶的季节到来时,无论哈尼、基诺、壮、佤族都会不约而同地举行祭茶仪式。祭茶是茶农对天地的感激,对先民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祈福。在云南普洱茶产区有的祭的是古茶树,有的祭的是一方山神,还有更多的是祭拜“茶祖”——孔明。
可是为什么云南人不祭神农、陆羽为“茶祖”而偏偏祭拜孔明呢?这还得从诸葛亮(孔明)南征说起。云南攸乐茶山的基诺族传说,他们是诸葛亮南征时遗留下来的。诸葛亮给他们茶籽,让他们安居下来,种茶为生。基诺族自称“丢落”,世代尊奉孔明。清朝道光年间编撰的《普洱府志古迹》中有记载:“六茶山遗器俱在城南境,旧传武侯(武侯是指三国时期的蜀相诸葛亮)遍历六山,留铜锣于攸乐,置铜于莽枝,埋铁砖于蛮砖,遗木梆于倚邦,埋马蹬于革登,置撒袋于慢撒,因以名其山。莽枝、革登有茶王树较它山独大,相传为武侯遗种,今夷民犹祀之”。该志还提到,大茶山中有孔明山,是诸葛亮的寄箭处(孔明山在勐腊县象明乡西100里处)。古茶山中的孔明山巍峨壮观,是诸葛亮寄箭处(民间传说射箭处是普洱府城东南无影树山),上有祭风台旧址。 
清人阮福在《普洱茶记》中描绘道:“其冶革登山,有茶王树,较众茶独高大,相传武侯遭种,夷民当采时,先具酒醴礼祭于此。”每年农历7月23日诸葛亮诞辰这天,茶山各村寨都要举行集会,称为“茶祖会”。2005年3月底,在云南勐腊县勐仑镇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举办了“纪念孔明兴茶1780周年暨中国云南普洱茶古茶山国际学术研讨会”,人们以纪念茶祖孔明、振奋云南茶界精神为名,提出了全面振兴普洱茶古茶山(茶产业、茶文化、茶旅游)等具有现实意义的命题。
李嘉诚的童年茶缘
商界名人李嘉诚常常被人们视作传奇人物,他的商业历程辉煌的让我们不敢直视。然而,我们看到的其实只是他成功的一面,他的人生也充满了坎坷。
他做楼服务生的背景似乎鲜为人知。
李嘉诚三岁时,家道中落,后来父亲得了重病,不久离开人世,刚上了几个月中学的李嘉诚就此失学。在兵荒马乱的年月,李家孤儿寡母生活艰难。李嘉诚是家中长子,家里的重担自然落到他稚嫩的肩膀上。
一位茶楼老板看他们可怜,收留16岁的小嘉诚在茶馆里当烫茶的跑堂。茶楼天不亮就要开门,到午夜还不能休息,小嘉诚也抱怨过自己命不好,觉得活在世上就是苟延残喘。直到一次偶发事件,才使他不再自怨自艾。
那天,因为太疲倦他不小心把开水洒在地上,溅湿了客人的衣裤。李嘉诚很紧张,他等待着客人的巴掌、老板的训斥。但让他没想到的是,那位客人并没有责怪他的意思,反而为他开脱,一再为他说情,让老板不要开除他。并让他以后做事情需谨慎,要集中精力
李嘉诚把这句话牢记在心。以后,无论干什么事,他都谨小慎微、考虑周全。他现在的成功,绝对少不了他自己谨慎的性格特征。
我们不得不庆幸,李嘉诚虽然艰难做跑堂,但是在茶楼里,很多茶客都是文雅之人,不会太过于刁难别人。假如当时他遇到一个粗鲁的客人,要求负责。那他当时也许会有别样的想法。虽然他的成功归因于他自己的努力。但是,我们相信,这位茶客的话在当时安慰和鼓励了嘉诚幼小的心灵,对他是有积极影响的。

 
 

版权声明:本文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删除。

信阳毛尖百科
信阳毛尖辨别
三种方式四个要点 古丈毛尖的正确泡法 和你一起走进古丈毛尖 古丈毛尖,属 绿茶 类,古今名 茶 ,因地得名,产于湖南武陵山区古丈县,境内崇山峻岭,谷幽林深,溪河网布
信阳毛尖商城